“上半年國內鋁加工企業開工先抑后揚,二季度消費復蘇,但出口訂單下降仍然比較明顯。”日前,在勵展博覽集團主辦的“后疫情下鋁加工發展方向及機遇——型材篇”線上會議上,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專家王偉東表示,鋁加工出口企業轉向國內市場,加工費持續走低,訂單向大型企業集中,中小企業面臨市場疲軟和資金鏈緊張等多重壓力。
王偉東預計,全年多數品種鋁材產量低于上半年,鋁擠壓材進出口雙降,但降幅將持續收窄,工業型材增長點主要在于建筑鋁模板、鋁家具和新能源汽車。鋁模板目前保有量在400-500萬噸之間,未來市場可能會達到800-900萬噸。在新能源汽車方面,新車型有很大的用鋁量。
國際鋁業協會近日向業界介紹了一份由全球獨立研究分析機構CM集團(CM Group)發布的新報告。該報告顯示,全球鋁需求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2.98億噸/年,并對新冠肺炎疫情后的鋁工業持樂觀的態度。報告稱,在疫情后,鋁增長的長期驅動力仍然存在,且機會更加凸顯。
報告顯示,人們對運輸、基礎設施、能源和食品安全等領域的環保解決方案的需求日益增長,而鋁業正在提供這些解決方案。此前,全球對鋁的需求呈現增長已經是一種趨勢,疫情的暴發助推了這一趨勢。
國際鋁業協會秘書長邁爾斯·普洛瑟(Miles Prosser)表示,“鋁行業和所有工業部門一樣,短期內仍面臨考驗,但我們有理由樂觀。我們需要所有人的參與,包括消費者、行業領軍企業、政策制定者、政府和所有利益相關方,在鋁工業實現積極變革方面發揮作用。盡管經歷了疫情,鋁工業依然充滿希望,具有良好的前景。”
業界人士表示,消費升級態勢持續,鋁產業鏈不斷向下游延伸,鋁應用日益多元化,又為鋁行業新一輪發展孕育機遇。
記者了解到,國內鋁加工企業疫情后復產比較迅速,1-4月份產量同比和4月當月環比都有大幅度增長,拉動國內原鋁消費快速增長;鋁材出口下降幅度在預計范圍內,未鍛軋鋁進口大幅度增加。
王偉東認為,鋁業要走高質量發展,一方面要開發自己的特色產品,另一方面要注重企業和產品布局,包括整個國內鋁產業布局的調整,要考慮鋁廠是否靠近鋁資源和市場。他表示,“品牌效應”非常重要,一個新企業進入市場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,這個過程比較考驗企業生產經營的綜合能力。